已停辦的港島山頂輔助巴士路線18,由中巴營辦,來往山頂纜車總站及加列山道,每天服務。
1961年9月開辦的18線,加列山道總站位於加列山道33號「La Hacienda」門外,該屋苑樓高九層,是當時山頂最高住宅[1]。
歷史
- 1961年9月16日:18線投入服務,往返山頂及加列山道(La Hacienda,俗稱九層樓),以「加強遠離山頂車站住戶交通」,「減少汽車駛進市區」為開辦目的,試辦三個月,每60分鐘一班。[2]
- 1962年4月8日:因客量稀少,此路線與17線一同取消。
收費
全程收費:30¢
行車路線
圖集
相關條目
- 中巴17線(第一代)(已取消)
- 中巴24線(第二代)(已取消)
註釋及參考資料
- ↑ 香港舊照片討論區facebook專頁
- ↑ 〈山頂巴士兩輔助線〉,《華僑日報》,1961年9月17日。
參考資料
- 《二十世紀巴士路線發展史(港島)》,容偉釗
- 中巴回憶錄
- 《第十五回香港年鑑 1962》,華僑日報
外部連結
以中西區作總站或折返點的已取消巴士路線(以下為目的地區份) | |
---|---|
港島區 | <區內線> 3 • 3B • 5M(城巴) • 5R • 5S(第二代) • M5 • 10X • 12S • 15M • 15X(第一代) • 17(第一代) • 18(第一代) • 24(第二代) • 626 • M16 • X15R <往來灣仔區> 1A • 1M • 5 • 5A • 5C(第一代) • 5C • 5M(第一代) • 5M(中巴) • 5P • 5S(第一代) • 5S • 10S • 15R • 17 • 18R • 20R • 24 • 24M • 25A(第一代) • 25R • 61A • 500 • H2(第一代) • H2A <往來東區> 5B(第一代) • 10A • 10B • 10M • 16 • 20 • 20A • 20M • 21 • 21M • 22 • 22M • 23A • 23M • 80 • 81M • 87 • 88 • 500 • 515 • 515S • 525 • 721 • 722(第一代) • 722(第二代) • 781 • M21 • M722 • N515 <往來南區> 6A(第一代) • 6A(第二代) • 6B(第一代) • 6B • 14X • 15R • 17(第二代) • 24(第一代) • 29R • 37 • 37M • 37R • 43A • 43X • 44 • 45 • 47 • 47A • 47X • 60 • 61 • 61M • 61X(第一代) • 61X(聯營) • 61X • 62X • 64 • 70M • 71A • 74 • 77 • 79M • 90(第一代) • 90A • 90C(第一代) • 90M • 90P • 90R • 90X • 94X(第一代) • 94X • 97R • 97X • 99(第一代) • 260X • 261 • 262(第一代) • 262 • 309 • 315(第一代) • 537 • 543 • 590(第一代) • 590A • 629A • 629S • M47 • M49 • M49P • M49R • M590 • N6 • N64 • N262 • N315 • X49 |
九龍東 | |
九龍西 | |
新界東 | |
新界西 |
除非另有註明,否則社區內容均使用CC-BY-SA授權條款。